病证名。指脾气素虚,或病后过服寒冷,或饮食不节,劳伤脾胃所致的泄泻。《症因脉治·脾虚泄泻》:“脾虚泻之症,身弱怯冷,面色痿黄,手足皆冷,四肢倦怠,不思饮食,时时泻薄。”脉多微弱,或迟缓。治宜健脾温运。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子嗽。详该条。
【介绍】:见王泰林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琴叶榕之别名,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黄芩之别名,详该条。
指纹淡红,隐而不露,多属虚寒。
见清·吕种玉《言鲭》。指月经,详该条。
①人体部位。见《医学入门》。即鼻准。详该条。②经穴别名。出《医宗金鉴》。即素髎。见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该条。
即己位。古天文学家取比较固定的恒星(二十八宿)以标志天体的部位,东西南北各七宿相连成一大圈,二十八宿各有方位。以十干之方位合之,则角轸二宿当东南方的己位。《素问·五运行大论》:“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