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刺法名。五刺之一。《灵枢·官针》:“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黄帝内经太素》作开刺),一曰岂刺。”指在患处两端尽筋上,即关节的肌腱附着部直刺而避免出血的刺法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竹凌霄之别名,详该条。
①五治法之一。对于病邪深伏,临床表现复杂的病证,应求其脏腑阴阳所属而治。《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②连续不断。《灵枢·九针十二原》:“余哀其不给而属
见《本草蒙筌》。为瓦楞子之别名,详该条。
指腭骨的水平部,构成硬腭的后四分之一。左右共二块。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而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泽廓。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丁茄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三对节之别名,详该条。
十二经中的井、荥、输、经、合、原各穴数字的总称。出《标幽赋》。十二经各有“五输”,合六十穴;另加阳经“原”六穴,共六十六穴。子午流注以此为基础。
即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意指待病人呼气时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