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甲法
见纳干法条。
见纳干法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萹蓄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枸橘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缠喉风之发于双侧者。症状多重。详缠喉风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筋。见该条。
书名。2卷。明·秦昌遇约撰于十七世纪中期。作者鉴于幼科诸书中的论治,或偏寒,或偏热,或喜补,或喜泻,遂取各家之长,以“折衷”为书名。书中对小儿杂病的证治立论凡五十余篇,每病首载七言歌及脉法,其次节引《
书名。清·黄元御撰注。13卷。成书于1755年。本书将《素问》的主要内容分为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十类,重予编次,并通过调整各篇文字将原散佚的《刺法论》和《本病论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见《伤科汇纂》。髃骨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