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紫苏饮

紫苏饮

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方》:紫苏饮

药方名称紫苏饮

处方紫苏贝母各6克紫菀3克麦门冬3克(去心)大枣5枚(擘)葶苈子3克(熬令黄,别捣)甘草3克(炙)

制法上七味,切。

功能主治治咳嗽短气,唾涕稠厚,烦发无时者。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为四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鱼、肉、蒜、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方》

普济本事方》卷十:紫苏饮

药方名称紫苏饮

别名紫苏和气饮(《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大腹皮人参(去芦)川芎(洗)陈橘皮(去白)白芍药各15克当归(洗,去芦,薄切)9克紫苏茎叶30克甘草3克(炙)

制法上药各细锉。

功能主治治妊娠胎气上逼,胸膈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兼治临产惊恐气结,连日不产者。

用法用量分作三服,每服用水220毫升,加生姜4片,葱白22厘米,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十

猜你喜欢

  • 大膏升麻汤

    药方名称大膏升麻汤处方大青升麻山栀黄连功能主治主伤寒发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 白蔹

    药方名称白蔹处方白蔹适量制法研末,每次取适量,用沸水搅拌成团后,加75~95%酒精(或白酒)调成稠糊状,外敷患处。功能主治据报道,本方对疖、痈、蜂窝组织炎、淋巴结炎、各种炎性肿块等急性感染的初期,有显

  • 茅根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茅根汤药方名称茅根汤处方茅根(洗剉)、山栀仁、茵陈蒿、地骨皮、甘草(炙),各半两。功能主治治伤寒发黄,遍身如金黄色者。用法用量每服五钱,用水一盏半,生姜三片,豆豉三七

  • 加味钱氏异功散

    药方名称加味钱氏异功散处方异功散加川苍术、香附子、白芷。功能主治气虚之人腹痛,不可下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三十一

  • 解热化毒汤

    药方名称解热化毒汤处方前胡、桔梗、山楂、木通、丹参、荷鼻、紫草、苏木、连翘、金银花。功能主治血热发癍。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一

  • 二金汤

    药方名称二金汤处方鸡内金15克海金沙15克厚朴9克大腹皮9克猪苓9克 白通草6克功能主治主湿热黄疸,失治而为肿胀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 清热消毒散

    药方名称清热消毒散别名清热消毒饮(《痘疹仁端录》卷十)、黄连消毒饮(《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处方黄连(炒)山栀(炒)连翘当归各3克川芎芍药 生地黄各4.5克金银花6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

  • 大龙丹

    药方名称大龙丹处方百草霜不拘多少(罗过,更研极细)。制法上为细末,用头醋作面糊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产后血刺、血晕、血迷,败血上冲,不省人事,儿枕痛,小腹硬痛,一切疼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每

  • 柴葛败毒散

    《痘科金镜赋》卷六:柴葛败毒散药方名称柴葛败毒散处方柴胡、葛根、前胡、防风、苏叶、荆芥、桔梗、羌活、甘草、人参、生姜。功能主治疹欲出之时面颊红,或头眩身体拘急;及既出身应凉,毒火极热,更反热甚而勿解。

  • 参归三圣汤

    药方名称参归三圣汤处方当归3钱,人参3钱,肉桂3钱,玄胡3钱。功能主治风中血脉,左半边废,口目左斜。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摘录《一盘珠》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