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名。即振颤法。见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下血。详该条。
见《四川常见中草药》。即向日葵根,详该条。
出《痘疹经验良方》。禁疮之一。痘疮之毒火内灼于胃,使痘毒不能宣发于肌表,脾胃受灼。其痘现于口唇之间,或三、四点相连;或者诸痘未成浆锭,此痘已先黄熟,兼见面色潮红,气粗热甚,口臭异常。治以清胃解毒为主,
出《灵枢·经水》。即手少阴心经,见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蒺藜散,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黑脂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市南开医院)。槟榔30克,使君子、苦楝皮各24克,雷丸、大黄(后下)各9克,厚朴、枳壳各12克。水煎服。功能驱虫通便。治胆道蛔虫症,驱除肠道蛔虫。
见《本草蒙筌》。即丁香,详该条。
病证名。即肾泄。《药症宜忌》:“肾泄,即五更及黎明泄泻者是也。亦名大泻泄。属命门真火不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