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趾)甲的通称。《证治准绳》卷三:“爪甲边缘结脓,剧者爪皆脱落。”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满江红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曹秉铉条。
见《河北药材》。即白僵蚕,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莱菔子(蒸熟为末)一两,皂角(烧存性)三钱。为细末,姜汁煮糊为丸。治食哮。
即火针。《针灸聚英》:“火针即煨针也。”见火针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结气囊裹针药所不及,灸肓募随年壮。肓募二穴,从乳头斜度至脐,中屈去半,从乳头下行,度头是穴。”主治病后衰弱,萎黄,腹中积块疼痛等。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指药物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四气中的热、温属阳;寒、凉属阴。五味中的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升、浮属阳;沉、降属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病名。见梁翰芬《眼科讲义》。即睥肉粘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