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月使不来

月使不来

出《脉经》。指经闭,详该条。

猜你喜欢

  • 香砂平胃丸

    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炒苍术、炙厚朴、橘皮各2.5千克,木香、砂仁、甘草各0.5千克。为细末,水泛为丸,滑石为衣,每服6~9克,日二次。功能和胃止呕,顺气健脾。治脾虚伤食,胃脘不和,呕吐恶心,倒饮

  • 痘疹定论

    书名。4卷。清·朱纯嘏撰。刊于1713年。卷1~3论痘疮,作者师法聂尚恒《活幼心法》的治疗原则,对痘疹的病理、诊断、症状及治法都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并介绍了用人痘接种预防的历史和方法;卷4论麻疹证治。书

  • 芷芩散

    《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二方。白芷、酒黄芩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清送下。治风热挟痰而致的眉棱骨痛。

  • 舌长

    病证名。系指舌长吐出口外而收缩无力。参见舌纵条。

  • 滞下

    痢疾的古称。见《千金要方》卷十五。因痢下脓血粘腻,排便滞涩难下,故名。《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一证……因其闭滞不利,故又谓之滞下。”多由湿火、气食积滞所致。《医学入门》卷五:“湿火滞于肠中,故名滞

  • 周颋(tǐng 挺)

    【介绍】:见昝殷条。

  • 肠澼

    古病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①指痢疾。“澼”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因自肠排出,故称肠澼。《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一证,即《内经》之肠澼也。”②指便血。《古今医鉴》卷八:“夫肠澼者,大便下血

  • 大豆卷

    出《本草经集注》。即大豆黄卷,详该条。

  • 大接经法

    配穴法之一。出《卫生宝鉴》。有“从阳引阴”和“从阴引阳”二法。专刺各经井穴。前者从足太阳井穴至阴开始,按经脉流注依次取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等各经井穴,刺完十二经。后者从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开始,

  • 医学摘瑜

    综合性医书。2卷。清·韩永璋撰于1906年。本书摘编作者临证医案、师授家传治验及研究古医书心得。上卷有内、妇、儿科数十条医案;下卷医论、集方、汤头歌括。对伤寒病证的辨析,以及伤寒、温病治疗要领,有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