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五脏疾病的传变和转化。有按五脏生传化者,有不按这一规律传化者。根据不同的病因、体质等因素而异。《素问·玉机真藏论》:“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
见《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苦芺之别名,详该条。
涌流出于外。《素问·著志教论》:“阳气滂溢,干嗌喉塞。”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病痉,详该条。
古病名。见《儒门事亲》卷六。即脾疸。详该条。
即阳气受伤。可由于:①病程中过用苦寒药,或因发汗、泻下过甚,伤及阳气。②寒邪直中或内寒阴气偏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③暴喜伤阳,心神浮越,阳气易于耗散,出现心悸、怔忡、精神恍惚、失
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物放在火内烧红,或放于耐火容器中间接用火煅,使其质变松脆。如牡蛎、龙骨、瓦楞子,明矾等。
书名。4卷。清·周云章撰于1909年。本书以三言歌诀形式,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杂病、女、儿、外科等类病证。作者以三言歌诀形式论病、论治、论方。歌诀后有详细注释,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主,引用各家
指相对热灸而言,称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冷灸,如药物发泡灸等。
指第三胸椎。《素问·刺热篇》:“三椎下间主胸中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