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捏法

捏法

①推拿手法名。与拿法相似,但需将肌肤提起。操作方法有两种:①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挟提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②手握空拳状,用食指中节和拇指指腹相对,挟提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常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等症。②伤科手法之一。适用于骨折脱臼及软组织损伤手法治疗。医者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及其余四指在患部相对紧捏,并酌情配合上挺、下抠等力。

猜你喜欢

  • 皇甫静

    【介绍】:见皇甫谧条。

  • 不时泪溢

    病证名。多因泪点外翻、泪点闭锁或泪道狭窄、阻塞等引起。症见单眼或双眼常有泪液存留,并不时溢出睑缘,流淌面颊。一般泪液清稀,泪下无热感,眼部不红不痛,属冷泪。详该条。

  • 足厥阴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经筋从足大趾的上边起始,向上结于内踝之前,沿着胫骨内侧,结于内辅(胫骨内踝

  • 白茨叶

    见《分类草药性》。为白竻之别名,详该条。

  • 白面痧

    病证名。①指麻疹出现皮疹时,而面色苍白者。临床见于伴有大热、大汗或泄泻及体弱的病儿。由中气亏虚,脾阳不运所致。其症以疹点突然隐退或疹透不全,面色苍白,唇及肢端青紫,四肢冰冷为特证。治宜补中益气汤以益气

  • 蒂丁

    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心火上冲,蒂丁卒然紫肿。”即悬雍垂。详该条。

  • 柴胡胜湿汤

    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即清魂汤,见该条。

  • ***风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即疠风。见该条。

  • 足少阳穴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不安,身躯习习也,刺足少阳治阳,在足上第二指本节后一寸是。”所指似为足少阳胆经之临泣穴。也有说位在足背第二趾正中线第二跖趾关节之后方1寸处者(

  • 崩大碗

    见《广州植物志》。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