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红袍

小红袍

药材名称小红袍

拼音Xiǎo Hónɡ Páo

别名五叶藤、五月藤、地星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普渡天胡荽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handelii Wolf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6-30cm。匍匐茎短;茎直立或平卧上升,细弱,无毛,不分枝。叶互生;叶柄细弱,长3.5-13cm;叶片草质,心状圆形,长2-4cm,宽4-6cm,5-7裂,裂口深达中部以下,几成直角;中间裂片卵状披针形,中部与下部近等宽,边缘疏生不整齐锯齿,齿直立或稍向外糨;两侧裂片略短于中间裂片;表面深绿色,密被粗伏毛,背面淡绿色,平滑无毛;叶脉掌状。伞形花主邓单生于茎顶,与叶对生或腋生;小总苞片细小,略呈紫褐色;小分辩率形花序有花20-28;花白色;花瓣卵形;花柱于果熟时向外反曲。果实心状卵形,长约1.2mm,宽约2mm。花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50m左右的山坡、路旁、林边、草地等阴湿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多皱缩,茎细弱而弯曲,光滑无毛,长16-30cm,不分枝。叶互生,多皱缩,完整叶呈心状圆形,长2-4cm,宽4-6cm,5-7裂,中间裂片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疏生不整齐的锯齿,表面通常深绿色,密被粗伏毛,背面淡绿,平滑无毛;叶脉掌状,基部有毛;叶柄细弱,长3.5-13cm。质脆。气微,味淡。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截疟。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小儿喘咳;跌打肿痛;骨折;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翠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翠云草药材名称翠云草拼音Cuì Yún Cǎo别名剑柏、蓝地柏、地柏叶、伸脚草、绿绒草、烂皮蛇来源卷柏科卷柏属植物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

  • 猫油

    《中药大辞典》:猫油药材名称猫油拼音Māo Yóu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来源为猫科动物猫的脂肪油。功能主治治烧伤。复方治Ⅰ、Ⅱ度烧伤:猫油、狗油各等量。每日三至四次涂搽患处。摘

  • 姜石

    药材名称姜石拼音Jiānɡ Shí别名沙姜石、礓砾、裂姜石出处1.姜石首载于《新修本草》,列玉石部下品谓:“味咸,寒,无毒……生土石间,状如姜。有五种,色白者最良。所在有之

  • 鸢脚爪

    《中药大辞典》:鸢脚爪药材名称鸢脚爪拼音Yuān Jiǎo Zhǎo别名鹰爪(《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脚爪。原形态茑(《诗经》),又名:黑耳鸢、老鹰。体长约65厘米。嘴黑

  • 佩兰

    《中国药典》:佩兰药材名称佩兰拼音Pèi Lán英文名HERBA EUPATORII别名兰草、泽兰、圆梗泽兰、省头草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

  • 楤叶悬钩子

    药材名称楤叶悬钩子拼音Sǒnɡ Yè Xuán Gōu Zi英文名Raspberry出处始载于《台湾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楤叶悬钩子的叶或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parv

  • 紫檀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檀药材名称紫檀拼音Zǐ Tán来源豆科紫檀属植物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L.的木材心部。性状呈长方块状或小碎块,显棕红色,久于空气接触时变暗。

  • 鹿蹄根

    药材名称鹿蹄根拼音Lù Tí Gēn别名绿泥根(《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冻绿的根、根皮或树皮。原形态冻绿,又名:红冻、狗李、油葫芦子、搭绿皮、大脑头

  • 树韭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韭菜药材名称树韭菜别名龙须草来源蕨类书带蕨科书带蕨属植物平肋书带蕨Vittaria fudzinoi Makino [Vittaria suberosa Christ],以全草入

  • 臭藤子

    药材名称臭藤子拼音Chòu Té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毛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C.var.mollis(Wall.exHook.F.etThom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