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官针》。即出针。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漆姑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多由痰毒邪火薰蒸肺系,结于咽喉所致。症见喉间肿痛色红,呼吸、吞咽不利,痰涎壅盛,气促烦热,如“马喘”之状,甚或肿连腮颊。《诸病源候论》卷三十:“马喉痹者,谓热毒之气,结于
病证名。即咽喉肿。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素问·厥论》:“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本症可见于某些咽喉疾患及全身疾患。参见咽喉肿痛各条。
即十香返魂丹,见该条。
①见《陆川本草》。为牡蒿之别名。②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苦地胆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瘭疽。见该条。
见《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即大蓟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