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失血

失血

证名。各种大量出血的总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十种走失,无重于斯,随证别之,乃可施治。”其发病原因,或肺虚阴亏,热损肺络;或脾虚气弱,不能统血摄血;或邪热迫血妄行;或肝阳亢越引血上出;或跌仆外伤,损及脏腑经脉等。详衄血肌衄汗血吐血呕血咳血咯血唾血便血尿血各条。

猜你喜欢

  • 少俞

    【介绍】: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医生。相传为俞跗之弟,黄帝之臣,精于针灸术。旧说黄帝与少俞等少数臣子论医药而创医药,是为附会之说。

  • 隧穴

    隧:经隧(络)。即经穴。《十四经发挥》:“其隧穴之周于身者,六百五十有七。”

  • 四叶莲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 串枝莲

    见《云南中草药》。为紫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 曹公辅

    【介绍】:见曹秉铉条。

  • 保婴金镜录

    儿科著作。1卷。明代作品,撰人不详,薛己注。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首载儿科面部色诊诊法并治验30余则,次述小儿指纹诊法并治验10余则,末附儿科常用方剂60余首。本书收入《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中。

  • 肉馄饨草

    出《眼科要览》。为马蹄金之别名,详该条。

  • 病名。见《五十二病方·疽》。《灵枢·痈疽》:“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气血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据历代文献记载,宋以前之疽,仅指无头

  • 陈希恕

    【介绍】:清代医生。字梦琴。江苏吴江人。出身世医之家,曾将所治疾病撮要为十册,但未见流传。

  • 扁鹊心书

    综合性医书。宋·窦材撰于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3卷(另有《神方》1卷)。作者以《内经》为医学正传,上卷论经络、灸法等;中卷分述伤寒诸证和杂病;下卷续载内科杂病,兼论外科、妇科、儿科和一些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