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南北朝时期医生。渤海(今河北省境内)人,余未详。
见《广东新语》。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即龟版,详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病藕包、藕包、藕包毒。臑即上臂,指生于上臂之痈。由风温或风火邪毒凝结而成。初起状如粟米样疹,或起一粒僵疙瘩者,逐渐热焮肿痛,以至绕臂臑漫肿。无晕者为顺,有晕者为逆。其症轻
见《广东中草药》,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黄花母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葛洪条。
【介绍】:见屠道和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指小儿因肠胃脆弱,用药失当,不胜药势,造成吐泻不止,烦躁顿乏的证候。《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脾胃怯弱,脏腑嫩软,气血未壮,因服药不胜其味之毒,致烦躁闷乱,或口舌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