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清·康维恂《眼科菁华录》:“类似赤热,不治自愈,及期而发,过期又愈,如花如潮,久而不治,遂成其害。”“未发问其所发之时,别其病本,在何经络;既发者,当验其形色经络,以别何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指胞睑生疮。见《审视瑶函》。系由火毒郁结,邪热上攻于目所致。初起肿痛微痒,渐致赤烂成脓,甚则寒热交作,饮食减少。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服用加减四物汤,并可外用眼疮药掺患处。
【介绍】:见何瑭条。
【介绍】:见徐复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履岩本草》。为酸浆之别名,详该条。
即毖骨。详该条。
又称内针、下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
眼的部位。见《医学纲目》卷十三。即眼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