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制成丸剂或锭剂、片剂,或用纱布包裹药末,塞入阴道或肛门内,以治疗白带、阴痒或痔等。如《金匮要略》蛇床子散。
病名。《张氏医通》卷七:“若脓从大便出者为直肠痈。”相当于盆腔脓肿等病。
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此名称始自宋代,相沿至今。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古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因饮食劳倦而得。症为颈项部多处生疮,溃烂成漏,肿及胸前,状如痈疽,此愈彼起,时有脓水。治法:内服五香散,已溃者外用露蜂房散。相当于颈淋巴结核。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眼科手术器械。见《眼科菁华录》。钢铁制作(见图125)。睑废、拳毛倒睫等使用竹夹后,卸夹时,用之割除干枯之皮肉,或割除攀睛胬肉等。图125
病名。为脑疽生于项后偏旁者。出《外科大成》卷二。又名偏对口。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丝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二。泛指肩部之痈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