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吴源条。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鸡娃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多因阳明火毒或大肠经湿热结聚而成。症见牙龈肿起如粟,色红,疼痛连及腮颊。《医宗金鉴》卷六十五:“牙疔牙缝胃火成,大肠湿热亦可生,肿如粟米连腮痛,若兼麻痒即黑疔。”治宜解毒清热,消肿止痛。可选用黄
病证名。见《医说》卷五。《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好吃生米成瘕,不得米则吐清水,得米即止,米不消化,久亦毙人,宜鸡屎米煎。”本病与《诸病源候论》记载的米癥略同,参见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即合阴阳。见《陶朱公致富全书·卫生至要》。详和阴阳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八。即阴挺。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人迎,见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六。即都气丸,见该条。
指人体关节部位皱纹。《针灸甲乙经》:委中“在腘中央约文中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