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乌癞

乌癞

病名。麻风病的一种类型。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多由恶风侵袭皮肤血分之间,郁遏化火,耗伤血液,或由接触传染所致。临症初起皮肤变黑,发若隐疹,痒如虫行,继之则手足麻木,针刺不痛,目视物如垂丝状,心中常惊恐不安,时有谵语,饮食或语言时,开口出气发出鸣声。治疗内服蝟皮丸苦参酒。外用大黑神膏。相当于瘤型麻风(包括麻风反应)。

猜你喜欢

  • 小肠俞

    经穴名,代号BL27。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小肠之背俞穴。位于骶部,平第一骶后孔,距骶正中线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主治

  • 地茄子草

    见《分类草药性》。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详该条。

  • 玉衔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玉衡,详该条。

  • 胡骏宁

    【介绍】:见胡宪丰条。

  • 下损及上

    指虚损由下部脏腑发展到上部脏腑的病机。参见上损及下条。

  • 吹鼻

    即鼻。详该条。

  • 胁疮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胁痈。见该条。

  • 周魁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杓元,别号澹然子。江苏江宁人。长于温病,撰有《温证指归》一书(1799年),主张详温证之原,辨温证之始,治疗注重保元,有一定见解。

  • 余幼白

    【介绍】:明代医家。安徽歙县人。精通医理,辑有《苍生司命》一书。

  • 风赤疮疾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风赤疮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