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附上

上附上

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的划分。《素问·脉要精微论》:“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是对前臂内侧皮肤(尺肤)诊察部位的划分。上,指上段,即远端;“上附上”是对“中附上”而言,即前臂远端的三分之一,至腕横纹为止。该区右手外(桡)侧候肺,内(尺)侧候胸中;左手外(桡)侧候心,内(尺)侧候膻中。

猜你喜欢

  • 清胆利湿汤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柴胡9~15克,黄芩、半夏、木香、郁金、车前子、木通、栀子、生大黄(后下)各9克,茵陈15克。水煎服。功能舒肝理气,清热利湿。治湿热型急性胆囊炎,右胁持续性

  • 子午莲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睡莲之别名,详该条。

  • 消痰平喘

    消痰法之一。治疗痰多气逆的方法。用于痰饮伏于肺脏。表现喘嗽痰多,胸痞食少,舌苔粘腻,脉滑。用三子养亲汤之类。

  • 翻花疮

    病名。即反花疮。详该条。

  • 太阳经病

    病证名。亦称太阳经证。一般指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伤寒溯源集·太阳经纲领》:“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眥,上额交巅,从巅络脑,还出别下项,连风府、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夹督脉而行。风寒客之,故头项强痛也

  • 红肿涩烂沿眼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症与眼弦赤烂同,参见该条。

  • 玄水

    古病名。亦称悬水。指先从头面渐及下肢的水肿。《华氏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玄水者,其根起于胆,其状先从头面起,肿而至足者,是也。”可兼见头眩痛,身虚热,大小便涩少等。治用中军候黑丸,葶苈散等方。

  • 气六合汤

    《医垒元戎》方。①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酒洒蒸)、厚朴、陈皮。为粗末,水煎服。治气虚弱,起则无力,恇然而倒。②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酒洒蒸)、木香、槟榔各一两。为粗末,

  • 强巴·南杰札桑

    【生卒】:1394~1475【介绍】:明代藏医家。西藏昂仁人。藏医北方学派创始人。曾系统学习佛经、语言、文学、天文、历算、医学及工技。著述涉及宗教、文学、天文、医学、工技等各个方面。医著有《药学宝箱》

  • 余小亭

    【介绍】:见余午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