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莸之别名,详该条。
人体部位。亦称五体,指头和两手两足。《针经指南·标幽赋》:“似续而交五大。”
见《闽东本草》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气穴论》。即俞府、彧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左右共十二穴。
【介绍】:见洪炜条。
《寿世保元》卷六方。人参二分,五味子、徽墨各三分,天门冬(去心)五分,麦门冬(去心)二钱,玄参八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噙化服。治久嗽喉痛,若痰多加贝母。
即气阴两虚。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红丝疔。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风翳患右目,灸右手中指本节头骨上五壮,如小麦大。左手亦如之。”《太平圣惠方》定名拳尖。位于手背第三掌骨小头之高点,握拳取之。主治目痛,目翳,癜风,赘疣等。艾炷灸3~5壮
眼科病证。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赤脉传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