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药性论》。即补骨脂,详该条。
证名。指易惊善恐或因惊致恐之意。出《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金匮要略心典》:“惊怖即惊恐,盖病从惊得,而惊气即为病气也。”详惊、善恐条。
见《本草纲目》。为无患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经逢原》。为蚌泪之别名,详该条。
见幼幼集条。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胡桃青皮之别名,详该条。
同气味,详该条。
参见医医小草条。
书名。24卷。清·徐彬撰于1671年。作者据《金匮要略》徐镕本的条文次序予以诠释,注文的特点浅显易晓,旨在发明原书蕴奥;注后或补以论述,故以“论注”为书名。书中发表个人见解较多,颇为后世医家所重。但在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胡枝子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