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常见经济植物》。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针灸集成》。即足三里,见该条。
《素问》篇名。本篇专论咳嗽,故名。篇中就咳嗽的成因、分类、症状、病理传变及针治大法等分别进行了讨论。并着重指出咳虽属肺,而五脏六腑之病,又皆能令人作咳,说明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咳论篇》中还列举了
病名。见《辨证录》卷十三瘰疬门。即瘰疬。详该条。
见《明医指掌》卷十。即疳。详疳条。
见《滇南本草》。为马尿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胡澍条。
古病名。清·曾懿《妇科良方》:“产后小儿生下失血过多,遂遗下一物,如脂膜状,乃气血素亏,产前劳伤,肝之脂膜,随血崩堕,名曰肝萎。治宜大补气血,略加升提之品。”类似胎膜残留。
见《本草蒙筌》。为蟾蜍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一。即生于胃俞、肾俞之疽。证治同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