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隔姜灸

隔姜灸

间接灸之一。取厚3毫米左右的生姜片,以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待病人觉痛,将姜片略略提起,稍停放下再灸,直至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止,适用于一般虚寒病症。如果在艾绒中掺入少量麝香,再隔姜灸之,称麝香灸。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

猜你喜欢

  • 典药

    唐代太医署一种官职的名称,只设1名。

  • 无瘢痕灸

    灸法名。即非化脓灸,见该条。

  • 四磨饮

    见《兰台轨范》卷一。即四磨汤,见该条。

  • 恶字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恶阻。详该条。

  • 身瘦不孕

    不孕症型之一。出《傅青主女科》。因瘦弱之人,性躁多火,精血不足,阴虚火旺,冲任胞宫失于濡润,精不得养,而致不孕。治宜滋阴补肾,养血调经。方用养精种玉汤。

  • 血不归经

    亦称血不循经。指血液不按经脉运行而溢于脉外。临床多见于因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原因引起的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及瘀斑等症。

  • 妊娠不语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五。即子暗。详该条。

  • 乌口仔

    见《广东中药》。为铁包金之别名,详该条。

  • 净府

    即膀胱。《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详膀胱条。

  • 野狐丝

    见《本草纲目》。为菟丝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