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暑

阴暑

病名。①《景岳全书》卷十五:“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痠痛等证。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也。惟宜温散为主,当以伤寒法治之也。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利腹痛等证,此亦因暑受寒,但以寒邪在内,治宜温中为主,是亦阴暑之属也。”参暑病条。②暑温类型之一。《医门棒喝》初集:“暑温者,夏至后所感热邪也。古人分阴暑、阳暑。……或值时令湿盛,或人禀体阳虚而成阴暑之证,是暑而偏于湿者。”参见暑病条。

猜你喜欢

  • 气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气黄者,上气心闷,腹胁胀痛,两脚冷疼,睡卧不安,小便淋涩,状似脾黄。”《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气黄,病人初得,先从两脚黄肿,大小便难,心中战悸,面目虚黄,不能食

  • 压椎法

    推拿方法。在背部选择脊柱有压痛的棘突,以拇指或其他手指左右滑动地用力按压。常用治疟疾及各种脏腑疾患。

  • 临床常用中草药手册

    书名。湖南中医学院编。本书介绍常用中药330多种。根据药物主要功用分为18类。特别重视其临床应用部分,并将主要效用概括为四字,附以常用药方,供临床参考。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瘫缓风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一作摊缓风。即摊缓。详该条。

  • 长生果

    出《本经逢原》。为落花生之别名,详该条。

  • 训疽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熛疽,见该条。

  • 乳根痈

    病名。出明·龚居中《外科活人定本》卷二。生于乳头之下的痈肿。因乳根穴而得名,故云。详乳痈条。

  • 息露

    证名。《幼幼集成》卷六:“凡痘疮后牙龈生疮,时时出血,谓之牙宣。呼吸息臭,谓之息露,此走马牙疳也。由热在阳明、少阳,宜内服洗心散,外用蚕脱散(蚕蜕纸、枯白矾、五倍子、人中白)敷之。

  • 妊娠小便淋痛

    即子淋。详该条。

  • 医镜

    综合性医书。4卷。明·王肯堂撰,蒋仪校订。刊于1641年。全书分述临床各科病证。据蒋氏所撰凡例介绍,王氏此书“指其大要,令一披览而晓然于辨症用药,真昭彻如镜,遂以《医镜》名编”。卷1~3以内科病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