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指感冒夹有食积。症见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等感冒症状外,常伴有脘闷暖气,口臭,呕吐酸馊及未消化之食物,腹胀,甚或腹痛,便秘,脉滑,指纹沉滞。表里俱实,发热而二便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感觉饥饿而又不想进食。病在胃、肾。有因胃虚有热所致者,宜六君子汤加黄连;有因肾阴虚,虚火乘胃者,宜六味丸加肉桂、五味子;亦有热病后余热未尽者,亦知饥不食,脉多虚大,可用人参白
【介绍】:清代医家。字鹤山。江苏无锡人。于1805年与高秉钧、姚志仁合纂有《景岳新方歌》一书。
病证名。《银海精微》:“迎风泪遂出,拭却还生,夏月即少,冬月即多,后若经二、三年间,不以冬夏皆有,……为肝虚风动则泪流,故迎风泪出,即服补肝散治冷泪。”参见迎风冷泪条。
六种瘤病的合称。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即骨瘤、脂瘤、肉瘤、脓瘤、血瘤、石瘤。参见瘤条。
见《重订敖氏伤寒金镜录》。全舌苔呈黑色,为寒极或热极之候。寒极者,黑而底纹嫩,润滑如水浸,急投辛温救补之剂。热极者,黑而底纹粗糙,干涩,刮之不净,急投苦寒清热之剂。
膝盖骨外侧中点。《灵枢·骨度》:“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张景岳注:“膝中,言膝外侧骨缝之次。”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方。又名保产无忧方。当归(酒洗)、川芎各一钱半,荆芥穗(炒黑)、炙黄芪各八分,艾叶(炒)、厚朴(姜炒)各七分,枳壳(麸炒)六分,菟丝子(酒炒)一钱四分,川贝母(去心)一钱,白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亦称胎前白带。在正常情况下,孕后白带较平时可稍为增加。如超出正常现象,则为病态。多因孕后脾虚运化失职,或胞虚寒冷,寒湿凝滞,伤及冲带二脉,以致白带量多。治宜健脾固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