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与阴相对的一类事物或性质。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是贯串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阳一般代表轻清的、功能的、亢进的、运动的、上升的或热性的一面;阴一般代表重浊的、形质的、衰退的、静止的、下降的或寒性的一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由此说明阳性的事物和阴性的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猜你喜欢

  • 天臼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通天,见该条。

  • 芦通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芦根之别名,详该条。

  • 鹤顶草

    出《土宿本草》。为藜之别名,详该条。

  • 哈刺八都鲁

    【介绍】:见刘哈刺八都鲁条。

  • 血风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详该条。

  • 珠参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珠儿参,详该条。

  • 养津液

    即生津。详该条。

  • 天膏药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千金藤之别名,详该条。

  • 斫合子

    出《本草拾遗》。为萝藦子之别名。详该条。

  • 虚冷腹痛

    病证名。指体虚受寒而致的腹痛。《千金要方·心脏》:“虚冷腹痛,不下饮食,食复不消,胪胀,当归汤方。”如本体素弱,而复冷痛者,以人参养胃汤加肉桂、木香、吴茱萸,或理中汤加良姜,吴茱萸等。参见腹痛、寒气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