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走马疳

走马疳

走马牙疳的简称。《外科正宗》卷十一:“走马牙疳,言其患迅速,不可迟治也。乃痧痘余毒所中,又有杂病热甚而成者。初起牙龈作烂,随即黑腐作臭,甚者牙龈脱落,龈傍黑朽;不数日间,以致穿腮破唇。”详见走马牙疳条。

猜你喜欢

  • 凤眼

    经外奇穴名。《肘后备急方》:“卒吐逆……又方:灸两手大拇指内边爪后第一文头各一壮。”后《太平圣惠方》、《针灸集成》等均有记载,并谓治小儿雀目,目生白翳,指不能屈伸等。《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以大指甲后

  • 芋奶

    见明·黄省曾《种芋法》。即芋头,详该条。

  • 脾虚带下

    病证名。由于脾失健运,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无臭,如涕如唾,连绵不断,并见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痠腹坠,或下肢浮肿,大便溏泻等。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用完带汤

  • 虚经

    气血虚的络脉。《素问·调经论》:“不足则视其虚经。”

  • 痘科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 翻花下疳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

  • 大肠手阳明之脉

    出《灵枢·经脉》。即手阳明大肠经。详该条。

  • 吴鉴泉

    【介绍】:见吴澄条。

  • 斫郎

    出《说文解字注》。为螳螂之别名。详该条。

  • 颌下痈

    病名。系指痈之发于颌下及其两侧者。多由肺胃热蕴,复感风热,痰毒邪火上冲所致。症见颌下及两侧红肿疼痛,连及口底及咽喉,妨碍饮食,身发寒热(《中医喉科学讲义》。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