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柏子仁,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即枫柳皮,详该条。
病证名,指齿龋而牙龈肿痛,齿缝出脓。《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足阳明、足太阳之脉,并入于齿,风气入其经脉,与血气相搏,齿即肿痛,脓汁出,谓之风龋。”治宜消风镇痛,用赴筵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良姜、
运气术语。指逢甲己为土运。《素问·天元纪大论》:“甲己之岁,土运统之。”
见《集验简易良方》卷一。即蟾酥丸第六方,见蟾酥丸条。
病名。《医贯》卷五:“耳脓即停耳。”系指耳内流脓。详聤耳条。
【介绍】:唐代道家、医生。撰有《延寿赤书》1卷。
病证名。《红炉点雪》卷二:“火病结核。夫结核者,相火之所为,痰火之征兆也。凡人病此不知预治,鲜有不致危者,何也?盖以肾水先亏,相火随炽,熏迫津液,凝聚于皮肤之下,肌肉之上,似疬非疬,不红不肿,不甚痛苦
【介绍】:见陆懋修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落地生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