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衡络之脉

衡络之脉

经脉名,《素问·刺腰痛论》:“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历代解释有二:①马莳认为衡络是指“太阳之外络,自腰中横入髀外后廉,而下合于腘中”的足太阳膀胱经支脉(《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②张志聪认为“带脉横络于腰间,故曰横络之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衡,古通横,故张氏有此说。

猜你喜欢

  • 山帚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一叶萩之别名,详该条。

  • 野茶

    见《陕西中草药》。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 虎牙刺

    见《湖南药物志》。即虎刺,详该条。

  • 贻善堂四种须知

    丛书名。清·朱本中纂于1676年。收有《急救须知》、《饮食须知》、《修养须知》、《格物须知》等四种。现存1689年刻本。

  • 金钮头

    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金扣钮之别名,详该条。

  • 揣摩有得集

    方书。不分卷。清张朝震(东川)撰。刊于1888年。分小儿科、女科、男科杂症三门,收录验方96首,颇多个人临证心得。现存初刻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 北五味子

    见《医学入门》。为五味子之处方名,详该条。

  • 阳结

    病证名。①指胃肠实热燥火所致的便秘。见《兰室秘藏·大便燥结门》。《医学入门·燥结》:“结有能食脉实数者为阳结。”《景岳全书·杂证谟》:“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此或以饮食之火起于脾,或以酒色之

  • 陆九芝

    【介绍】:见陆懋修条。

  • 近视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能近怯远症。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