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蟮漏

蟮漏

病名。生于小腿肚的一种疮疡。出《医说》卷六。由湿热内搏,外感风邪,滞于肌肤,留于血脉而成。常发于小腿肚。初起形如湿疮,痛痒相兼。破流黄水,疮口深如钉钻,缠绵难愈;若疮口受寒,则疮口肌肤发冷。治宜清热理湿。内服消风散三妙丸。并用艾叶、老葱煎汤熏洗,再用黄蜡膏调敷。

猜你喜欢

  • 王文选

    【介绍】:见王锡鑫条。

  • 吴杰

    【介绍】:明代医生。字士奇。江苏武进人。因精于医术,在弘治间(1488~1505年)被征到京城,先后任御医等职。

  • 伤寒提钩

    见医述条。

  • 地栗

    出《通志》。为荸荠之别名,详该条。

  • 扑地金钟

    见《泉州本草》。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 风茄花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 乌鲗骨丸

    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见该条。

  • 杂症大小合参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 月信不行

    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即经闭,详该条。

  • 腘中

    出《灵枢·热病》。腘窝中央。相当于委中穴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