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则补之

虚则补之

针灸治疗法则。出《灵枢·经脉》。指正气虚弱,体质较差者,用补的手法治疗。详针刺补泻法。此原则亦用于方药治疗。

猜你喜欢

  • 溪病

    古病名。①水毒病的通称。《诸病源候论·水毒候》:“自三吴已东及南诸山郡山县,有山谷溪源处,有水毒病,春秋辄得。……以其病与射工诊候相似,通呼溪病,其实有异。”②又指无疮的水毒病。《诸病源候论·水毒候》

  • 韭黄

    见《本草纲目》。为韭根之别名。详该条。

  • 程孟博

    【介绍】:见程约条。

  • 四神汤

    见《疡医大全》卷三。即归芪饮,见该条。

  • 乌豆

    出《肘后备急方》。即黑大豆,详该条。

  • 观音柳

    出《卫生易简方》为柽柳之别名,详该条。

  • 红芽大戟

    见《小儿药证直诀》。即红大戟,详该条。

  • 喉中结块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多由七情郁结,气滞血瘀,痰浊凝聚所致。喉间结硬块,状如龙眼,胀塞于喉,致呼吸障碍,饮食难进。治宜解郁疏肝,消肿散结。可选用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等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

  • 眦急

    证名。指眼角拘急。《灵枢·经筋》:“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眦急不能卒视。”

  • 文先果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