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苦皮子

苦皮子

见《四川中药志》。为苦木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出《素问·骨空论》。即妊娠。详该条。

  • 扯法

    推拿手法。用拇指和屈曲的食指,捏住皮肤一提一放,至皮肤上出现充血性红斑为度。清·夏云集《保赤推拿法》:“扯者,于儿皮轻轻频摄之而频弃之也。”常用于眉心(印堂)、颈项、腹背等处。有祛风散寒,退热止痛等作

  • 评琴书屋医略

    书名。3卷。清·潘名熊撰于1865年。本书记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常见多发病30余种的证治,内容简要,方治多属自订经验方,颇多可取,并附医案若干。现有《三三医书》本。

  • 下三里

    经穴别名。《针灸集成》。即足三里,见该条。

  • 同名经配穴法

    配穴方法之一。指手、足同名称经脉所属穴位上下配合使用。如《百症赋》:“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是手、足太阴经相配;“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为手、足少阴经同用等。

  • 冷瘼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又名冷丹,为丹之一种。古人以色赤者为之丹,色白者谓之冷瘼。由火毒内蕴未发,肌肤外受寒邪郁遏而致。肤见白斑块,或成片如饼,无热无痛,游走不定。治宜内服乌药顺气散,外用生姜擦患处

  • 上皮疹

    即马牙。详该条。

  • 目睛缩入

    病证名。与目内陷同,详该条。

  • 睑硬睛痛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睑鞭睛疼。常由“风热痰火,及头风夹攻,血滞于睥所致。”(《张氏医通》卷八)。《审视瑶函》:“此症不论有障无障,但两睑紧硬而睛疼,若头痛者,尤急。……轻则内生椒疮,重则

  • 呿吟(yí 移)

    病人痛苦呻吟的声音。呿为开口发出的声音,吟为闭口发出的声音,一般声高气粗为实,声低气微为虚。《素问·宝命全形论》:“呿吟至微,秋毫在目。”此乃强调医生须明察患者微小的动态变化,那怕是张口或闭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