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鲫鱼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脉象之一。脉细直而软,状如丝线,稍显于微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素问·脉要精微论》:“细则气少。”
见《中草药通讯》(1):34,1972。为仙鹤草根芽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
即皮肤。《灵枢·九针论》:“皮者,肺之合也。”参见皮毛条。
出《经效产宝》。为香蒲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三方。薏苡仁、汉防己、赤小豆、炙甘草各一钱半。水煎服。治风热及唇核。
病名。戴武承《女科指南集》:“死产者,临产时胎死腹中也。”参见胎死腹中条。
外治法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即用以除去各类痈疽、疮疡溃后之腐肉脓毒的方法。临证若病程长,溃疡面积大,腐肉多,则应手术切除,若面积小,可外用提脓去腐药,如五五丹直撒在溃疡面上,或掺于膏药、油膏上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八角茴香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