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华,通花。喻脉来轻浮软弱如草木之花。《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
【介绍】:见殷矩条。
《卫生宝鉴》卷十三方。猪羊靥(暖水洗,去脂膜)十对,海藻、海带各二两,琥珀、麝香、木香、丁香各二钱半,珍珠半两。为细末,每服一钱,睡前热酒送下。治瘿气。
切脉指法。切脉时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候测脉象的方法。轻指力而浮取为举,重指力而沉取为按,中度指力或移动手指寻找为寻。《诊家枢要》:“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
①骨名。又名胯骨、跨骨、骻骨、髁骨、。解剖学同名骨。左右髋骨与骶骨通过韧带形成一个完整的骨性环,即骨盆。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所组成。②经外奇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定位在“梁丘两傍各五寸。”
【介绍】:清医家。字序五。祖籍毗陵(今江苏常州),自祖父始定居镇江。兄书玉,亦精医,昆仲医名振大江南北。尝助其兄著成《医原纪略》、《疡科补疽等。子孙均世其学。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蠹疽。见该条。
【介绍】:晚清医家。字樵翁。浙江鄞县(宁波)人,长于眼科,撰《眼科易秘》4卷(1876年刻成),记眼科杂证,并附歌诀,又用八卦配两目以解释眼病。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小儿方》1卷,已佚。
经穴名。代号LI12。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上臂外侧,肱骨外上髁的上方,肱三头肌的外缘,肱桡肌的起始部;或于曲池穴外上方1寸,肱骨边缘处,屈肘取穴。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