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脉经

脉经

脉学著作。①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10卷。卷1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2、3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卷4决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卷5述仲景、扁鹊脉法,卷6列述诸经病症;卷7~9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7以伤寒热病为主,卷8为杂病,卷9为妇产科、小儿病证;卷10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脉经》经宋·林亿等校订后,卷数未变,而篇次和内容均有所更动。此书刻本颇多,建国以来,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先后有影印本刊行。②《内经》以前的脉学著作。《素问·示从容论》:“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③黄公兴秦承祖康普思(以上见隋书·经籍志》)、王子颙、甄权(以上见《新唐书·艺文志》)、李勣(见《崇文总目》)等均撰《脉经》,均佚。《濒湖脉学》、《脉诀汇辨》等所列“考证书目”中有蔡西出《脉经》,亦未见。

猜你喜欢

  • 张永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宋代医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精于医术,为翰林医学,后随高宗赵构南渡,迁居余姚。精于小儿科,著有《卫生家宝》、《小儿方》,均佚。

  • 张謇

    【生卒】:1853~1926【介绍】:字季直。江苏南通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以实业、教育为强国之本,除创办纱厂、轮船公司、面粉公司、铁冶公司、银行等企业外,大力兴办学校,于1912年建南

  • 胃火呕吐

    证名。指饮食厚味,恼怒忧思,酿热化火所致的呕吐。《症因脉治·呕吐论》:“胃火呕吐之症,食入即吐,其味或酸或苦,五心烦热,夜卧不宁,口中干渴,二便阻涩。……胃火呕吐之治,胃火旺,家秘清胃汤合栀连平胃散、

  • 脉孤

    脉象。脉来但弦、钩、毛、石,缺乏胃气,为阳气消散之象。《素问·玉版论》:“脉孤为消气。”

  • 四神聪

    即神聪,见该条。

  • 王清任

    【生卒】:1768~1831【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勋臣。河北玉田人。在北京居住数十年,曾到过滦州、奉天等地。十分强调医生了解人体脏腑的重要性,认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

  • 爬岩红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

  • 香瓜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大黄瓜(黄色者,去瓤)一个,大黄(湿纸裹、煨至纸焦)、胡黄连、柴胡、鳖甲(醋炙黄)、芦荟、青皮、黄柏各等分。除黄瓜外为末,将黄瓜割开顶,填入药末至满,盖口敷定,慢火煨熟,面糊为

  • 丝瓜筋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丝瓜络,详该条。

  • 阴疳

    即阴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