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管道通过肛门括约肌或肛管直肠环上下而深达直肠的内外瘘。宜挂线疗法或配合手术治疗。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天胡荽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为拳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症名。即打扑内伤。详内伤条。
构成口腔的骨骼。如口盖骨、上牙床骨、下牙床骨等。详各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介绍】:见刘若金条。
①经外奇穴名。出《医学纲目》。亦称气冲。位于脐下1.5寸,再旁开腹正中线1.5寸处。主治妇人血弱气喘,腹痛肠鸣。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5分钟。②类中风证之一种。又名中气。多由七情气
见《贵州草药》。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晚清医家。原名国珍,字志三,号蛰庐。浙江温州人。(原籍乐清县)。光绪己丑年中举,曾创设医院,名“利济”,在当地负有名声。光绪二十年(1894)温州东部流行霍乱,虬试用白头翁汤治验不少。因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