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学入门》卷六。知母、贝母各一两,巴豆霜十粒。为末,每服一钱,生姜三片,临卧细嚼,白水送下。治新久咳嗽,兼治痰喘。
丛书名。又名《医学三书》。刊于1887年。包括清代三种医著。即《时病论》、《医家四要》和《医法心得》。
人体部位名。通“巅”。即头顶部。《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心脉……微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若脉而微,……其耳必鸣,其疾在巅。”
①见《福建中草药》。为四叶草之别名。②见《闽南民间草药》。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恶寒战栗。《素问·风论》:“故使人佚栗而不能食。”
指推拿手法中运动肢体关节一类的手法。又称被动运动。由医生根据治疗的需要,在关节活动功能的许可范围内,活动病人的肢体关节。操作时,患者须放松肌肉,听任医生活动。在个别情况下,患者要协助用力或进行对抗。有
病名。指大便时有尿液从肛门流出,小便时有粪质自尿道排出。《证治要诀·大小腑门》:“交肠之病,大小便易位而出。盖因气不循故道,清浊混淆。宜五苓散、调气散各一钱,加阿胶末半钱,汤调服,或研黄连阿胶丸为末,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小儿浮肿,详该条。
即黑神散第一方,见黑神散条。
书名。5卷。何舒撰于1948年。本书系在邹澍《本经疏证》基础上进一步整理总括,摘取其精要并加以发挥而编成。共收药物223种,每种又分经文便读、气味功能、特效、用药举例、维摩法语以及古方示范、宜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