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八方。升麻、防风、陈皮、桔梗、川芎、炒白芍、甘草、厚朴(姜炒)。水煎服。治小儿痘出不快,发热腹痛而烦躁者。
证名。又称断泄。见《医宗金鉴》卷十九。详断泄条。
病症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一:“如瞳子翳绿色者,名为绿翳青盲。皆是虚风所作,当觉急须即疗,汤丸散煎针灸,禁慎以驱疾势。若眼自闇多时,不复可疗,此疾之源,皆从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也,亦宜须初欲觉时,即
见《本草正义》。为桑叶之处方名,详该条。
【介绍】:南宋人。生平不详。撰有《拾遗候用深灵玄录》5卷,佚。
指平素患有头目眩晕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
又名何寓、丹穴、幽谷、赤。《素女经》:“深内茎刺婴女。”即阴道穹窿。
指肾脏。肾藏人身元阴、元阳,亦即真水和真火,故称。参见肾条。
见《中国经济植物志》。为廉姜之别名,详该条。
即红尖黑根舌,舌的前半部红色无苔,舌根有燥黑苔。为热在下焦之候,大便秘结者,宜通下泄热(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