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南本草新编》。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瓜子金之别名,详该条。
见疠、戾气各条。
①见《药物出产辨》。为石斛之别名。②出《吴普本草》。为荩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痢疾之因热毒所致者。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其证痢下五色脓血,或如烂鱼肠,或如豚肝,心烦,腹痛如绞。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方如茜根丸、三黄熟艾汤加忍冬藤、白头翁、马齿苋等药。本病可见于重症中毒
病名。《医宗粹言》:“元阴不足而泄泻者,名曰肾泻。其状则水谷不分,至圃即去,足胫冷,少腹下重,但去有常度,昼夜或一二次,与他证之泻不同,盖元阴之气衰弱,不能健运其水谷故也。”参见肾泄条。
见继志堂医案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藏茄之藏语名,详该条。
【介绍】:晋代医生。善治喘病,自拟三物散治喘,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