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胀病

猜你喜欢

  • 川贝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川贝母之简称,详该条。

  • 葛可久

    【介绍】:见葛乾孙条。

  • 骈胎

    出《褚氏遗书》。即双胎。

  • 虎须毒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颏痈。见该条。

  • 品胎

    出《褚氏遗书》。即一孕三胞胎。

  • 耳膜

    鼓膜之俗称。在耳孔之底,系传导声音之重要器官。参见耳及皮膜条。

  • 胡臭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狐臭。详该条。

  • 兑骨

    ①骨骼部位名。亦称锐骨。指手腕背部小指一侧的骨性隆起,今称尺骨茎突。《针灸甲乙经》:“神门者,……在掌后兑骨之端陷者中。”②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甲乙经》。即颧髎。见该条。②《难经·六十六难》

  • 候气

    ①指针刺未能得气时,停针不动,静候片刻,以待气至。《针经指南·标幽赋》:“次察应至之气……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针灸大成》:“用针之法,候气为先。”《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谓“气至而有效”即指针刺必

  • 乳痈癖

    病证名。出《儒门事亲》。又名奶癖。多由乳食太过,郁于肠胃,积热熏蒸而成。症见身瘦肌热,面黄腹大,或吐泻腹有青筋,两胁结硬如碗。宜以导滞清热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