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耳上,见该条。
即盘肠生。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白茅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宝花散,见该条。
【介绍】:见吴达条。
病证名。见佚名《男妇小儿眼科七十二症》。多因脾经湿滞所致。症见两睑赤烂,时痒流泪。治宜祛风清热除湿等法。
同。指婴儿的左右顶骨与颅盖诸骨接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最易触摸到的是菱形的前囟,亦称额囟、囟门、囟骨,和三角形的后囟,亦称枕囟。囟应在小儿半岁至两岁内闭合,过迟或过早闭合均属病态。
出《食疗本草》。即桑白皮,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即藤杜仲,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七情、房室、饮食内伤引起的消渴病。有精虚、积热之分。详见精虚三消、积热三消、消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