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俞

肾俞

经穴名,代号BL23。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之背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通过。主治遗精,阳萎,遗尿溺血泄泻,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虚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水肿腰痛;以及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猜你喜欢

  • 蕨儿菜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蕨之别名,详该条。

  • 贾耽

    【生卒】:730~805【介绍】: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天宝(742~755)年间举明经,后官至检校司空左仆射。嗜读书,阴阳杂数无不通晓,尤精地理,著有多种地理图,并有《备急单方》1卷和《

  • 绝生

    出《脉经》。即绝产。详该条。

  • 推骨节

    小儿推拿治疗方法名。又称推脊。《厘正按摩要术》:“推骨节,由项下大椎,直推之龟尾,须蘸葱姜汤推之,治伤寒骨节疼痛。”有退热作用。

  • 二间

    经穴名,代号LI2。出《灵枢·本输》。别名间谷。属手阳明大肠经。荥(水)穴。位于食指桡侧,掌指关节前凹陷处,当赤白肉际,微握拳取穴。布有桡神经的指背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动、静脉的指背及指

  • 奶浆藤

    ①见《贵州药用植物目录》。为通光散之别名。②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萝藦之别名。各详该条。

  • 猫儿刺

    ①见《本草纲目》。为枸骨叶之别名。②见《草药手册》。为廊茵之别名。各详该条。

  • 子翻胃症

    病证名。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篇》卷二:“妊娠呕吐不已,数月不思饮食,精神如常,非恶阻,名子翻胃症。”

  • 张诞先

    【介绍】:见张登条。

  • 内伤衄血

    病证名。统指无外伤、外感所致的鼻衄。《症因脉治》卷二:“内伤衄血之症,身无表邪,目睛或黄,五心烦热,鼻孔出血。”常由肺热上壅、胃热熏蒸、肝火上炎、阴虚火浮等因所致。因肺热者,伴见口干鼻燥,或见咳呛。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