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来音哑
病证名。即经行音哑。详该条。
病证名。即经行音哑。详该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夫产水血俱下,脏腑血燥,津液不足,宿挟虚热者,燥竭则甚,故令渴。”症见口燥,干渴。治宜生津止渴。用加减竹叶汤(人参、麦冬、生地、花粉、炙草、粳米、淡竹叶)。
病名。系指口唇肿起,翻突如菌状者。《鲍氏验方新编》卷一:“嘴唇陡然翻突,形如猪嘴,此名唇菌。乃心脾热毒所致。”
病名。见《外科真论·妇人阴疮门》。即阴蚀,详该条。
出《兰台轨范》。即棉花子,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家。仁寿(今四川仁寿)人。后弃儒习医。1064~1067年(治平年间)作《注难经》5卷,已佚。
【介绍】:见马良伯条。
养生术语。道家养身的方法。传说老子有九丹、八石、引气炼形的方法(见《列仙传》)。
①经穴名。代号:DU9。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别名肺底。位于背部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七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以
即腧穴。《素问·气穴论》:“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见腧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