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山枝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膈消、上消。《兰室秘藏·消渴门》:“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于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参见上消、膈消条。
【介绍】:见程玠条。
即痰迷心窍。详该条。
即温经汤第三方,见温经汤条。
八方。《素问·上古天真论》:“视听八达之外。”
痢疾的古称。见《千金要方》卷十五。因痢下脓血粘腻,排便滞涩难下,故名。《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一证……因其闭滞不利,故又谓之滞下。”多由湿火、气食积滞所致。《医学入门》卷五:“湿火滞于肠中,故名滞
症候名。指呼吸时有哮鸣音。《素问·气交变大论》:“咳喘息鸣。”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蚕豆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眉冲,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