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疫疔。见该条。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上林,穴在三里下一夫。”所指即上巨虚。见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荷苞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启玄》卷二。婴孩气血未充,筋骨未坚,脾胃脆弱,若患痈疽,宜用内托、内疏和缓之药,不可用峻猛之剂。
【介绍】:隋代医生。履贯不详。治疗疾病时,首先重视调理病人的饮食和睡眠休息,而后给予针灸和药物治疗。
骨名。即髌骨。详髌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疽焮肿有痒感者。
即上实下虚。详该条。
五善之一。口和不渴,小便清长者为肾善(见《外科正宗》)。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偏脑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