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经集注》。为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又称中暑眩晕。详该条。
病名。生于胁部的疽。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证治参见肋疽条。
①根本,原本。与“标”相对而言,参见“标本”条。②运气学说术语,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称为“本”,参见“标本中气”条。③根源,引申为“出自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本乎天者,天之气也。”④
见王之翰《女科胎产百病》。即胎前怔忡。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天仙子之别名,详该条。
①热邪深陷血分的证候。表现为高热神昏、皮肤斑疹,或吐血、便血、衄血,舌色深绛或紫绛等症。多见于温热病热入血分、重症麻疹、猩红热、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病症。②泛指外科某些急性化脓性感染,表现为复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滇南本草》。为瓠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因食滞、痰积所致的咳嗽多见于小儿。《症因脉治》卷二:“食积咳嗽之症,每至五更嗽发,嗽至清晨,或吐痰味甜,胸前饱闷。”脉洪大或沉滑,方用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石膏泻白散加枳桔等。参见食咳、痰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