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太医署中的一种职称。其职责为学习并协助药园师种植药物,共8名。参见药园条。
指第五胸椎。《素问·刺热篇》:“五椎下间主肝热。”
后齐医官职称。尚药局中局丞2人,为局内高级官职。
古代两点论运用于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详阴阳条。
出《黄帝内经太素》。即合谷刺,见该条。
运气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即“中运”,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病后余邪未净,正气未复而睡眠过多者。《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病后多眠,身犹灼热,余邪未清,正气未复也。宜沈氏葳蕤汤。”又:“惟汗下后酣眠者,为正气已复,可勿药也。”参见嗜卧条。
【介绍】:唐代医学家。撰有《岭南脚气论》1卷,已佚。
见留气法条。
观察小儿面部色泽变化以诊断疾病的方法。青色主风、主惊、主寒、主痛;赤色主热;黄色主湿、主饮食伤;白色主虚;黑色主寒、主痛、主中邪毒等。察色应四诊合参,才能作出正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