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元代医家。字子林。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痘疹专科。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肠胃本挟于热,因产又水血俱下,津液竭燥,肠胃否涩,热结肠胃,故大便不通也。”治法参见产后大便难。
即走罐法。详该条。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腹痛。参见产后腹痛条。
即皮肤针疗法。因刺激轻微,适用于小儿,故名。见该条。
见伤寒括要条。
出《肘后方》。即齿龋。详该条。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三。即时行寒疫。详该条。
病证名。简称注痛。注亦作疰,又名恶疰心痛。指感触秽浊之气所致的心痛。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医学入门》卷五:“疰痛,卒感恶忤尸疰。素虚者,肾经阴气上攻,神昏卒倒,苏合香丸。痛引背伛偻者,沉香降气汤
病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名风搔瘾疹、风疹块。因内蕴湿热,复感风寒,郁于皮肤腠理而发;或由于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小如麻粒、大如豆瓣,甚则成块成片,剧烈瘙痒,时隐时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