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西中草药》。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七:“此疮多生于足后根下,赤烂内有肉丝,缕缕如麻根相似,故名之。”由肾虚,气血不足所致。治宜补肾养血。内服十全大补汤或肾气丸,外搽轻乳生肌散。本病类似跟腱部疮疡。
与“腧”、“输”通,指腧穴。《素问·金匮真言论》:“俞在颈项。”又专指背俞穴。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阴阳圈。《审视瑶函》:“此症黑睛上生二翳,俱白色,一中虚,一中实,两翳连环,如阴阳之圈,若白中略带焦黄色,或纯白而光滑沉涩者,皆不能去尽;若有细细赤丝绊者,退尤迟。”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托盘之别名,详该条。
即水针疗法,见该条。
【介绍】:见万表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钟乳石之处方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即夹脊穴,见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天仙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