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病别鉴条。
指左右两穴同时应用的方法。常用于内脏病变,如胃病取两侧胃俞,心悸取两侧神门,呕吐取两侧内关等。
即切脉。详该条。
见六种新编条。
见《滇南本草》。为土茯苓之别名,详该条。
针刺手法分类名。与基本手法相对而言。系指针刺操作过程中所应用的一些配合手法,如爪切、循摄、弹动、指刮……等。
见《傅青主女科》。即经来断续。详该条。
闻诊内容之一。嗅闻病人身体、口腔和各种排泄物的气味。如身上有溃腐疮疡,则发腐败的臭气。瘟疫或肝肾病危重时,也常有特殊臭气。肺胃有热,则口气臭秽。胃有宿食,则口气酸臭。肺痈咯脓血痰,则味腥臭。鼻渊则鼻出
见《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下巴豆。因形似荷花瓣或圆钱形,故名。即体癣。
元代医官职称。系医学提举司之主要官员,只设1人,始设于1272年(至元九年),官阶从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