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阴不足
同肾阴虚。详该条。
同肾阴虚。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岩白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紫茉莉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南五味子,详该条。
即盘肠生。详该条。
即胎疾。详该条。
【介绍】:东晋时期大臣,兼通医学。陈郡(今河南淮阳)人。讲求孝道,深得晋孝武帝的赏识,后因争权夺利失败自杀。著有《殷荆州要方》,已佚。
病证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因产时去血过多,经脉空虚以致半身不遂,手足麻木不仁,拘挛不知痛痒。治宜补气养血。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切勿误认为风症,妄用祛风散血燥烈等药。
指神气的耗散与恢复。《灵枢·九针十二原》:“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
指湿浊邪气阻遏清阳,蒙蔽头部孔窍,出现神志昏蒙和听觉障碍的病机。《温热论》:“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金铁锁之别名,详该条。